
對超高流速的認識誤區和應對措施
眾所周知,當前多數技監局下屬的計量測試所采用的流量標定裝置為音速噴嘴裝置,也叫臨界噴嘴裝置,其工作原理是在裝置下游采用真空泵吸氣,可以看到,上游壓力僅為大氣壓力,即使抽到理想真空,壓差也只有1kg,在噴嘴中產生音速,直接直接證明了,認為壓力低不會產生高流速,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音速噴嘴裝置)
從中我們可以得出,在工業生產現場,流速、壓力、溫度等工藝參數往往不是恒定不變的,它們隨著工況條件和其他參數的改變而改變,有時候甚至發生劇烈變化,這給企業正常生產帶來了不便,也給相關檢測行業帶來了困難。任何一臺儀表都有固定的量程比,因此該儀表所能檢測的范圍是有限的,當所測參數隨著工況的改變而超出測量范圍時,測量就會出現困難。
在實際應用中,在氣體測量特別是在蒸汽流量檢測中,常出現超量程情況,渦街流量計將出現特有的“流量越大,指示越小”的情況,這一現象在進口產品及國產產品均時常發生,由此產生巨大測量誤差,引發巨額貿易糾紛。同時,由于漩渦強度與流體流速的平方成正比,漩渦重復頻率與流速成正比,所以高流速下漩渦升力巨大,且頻率較高,
例如:100m/s流速與2m/s流速相比,漩渦施加于傳感器上的升力將達到2500倍,同時高流速下的漩渦頻率將達到近10000Hz,極易覆蓋傳感器共振頻率,令傳感器斷裂,斷裂的傳感器在無法工作的同時,高速飛向下游,對下游設備產生重大威脅。這正是國內廠家以及某些國外知名產家的產品在高流速環境下測量失敗的原因。
目前國外知名渦街流量計氣體測量上限都在80m/s左右,僅能應對常規流速的測量,對于高流速甚至是超高流速的氣體根本無法測量。而基于原理限制,每臺傳感器的流量可測量范圍完全依賴量程比范圍,無法通過改變結構、尺寸來進行測量范圍的遷移。
對此問題,我公司通過研發:
1. 我公司研制出獨特的雙發生體,在超高速的時候也能夠繼續產生穩定卡門漩渦,解決了流量越大,漩渦穩定度越差的問題。
2. 我公司通過獲得發明專利的“鎖頻環”信號處理系統,提純信號,保證在高流速下信號穩定,解決了流速越高也導致渦街信號越不穩定的問題。
3. 大幅度提升共振頻率,將共振頻率提升到3倍于最高渦街頻率以上,消除高流速下的共振現象,解決了傳感器疲勞斷裂問題,保證了傳感器安全。
由此一來,解決了高流速下的信號問題和傳感器的結構安全問題,有效解決了高流速下的測量難題。
典型案例:國內某著名汽車制造廠在其動力集中供熱管道上使用我公司Wv-pW型夾持型滿管式抗振型渦街流量計。該測點基本情況如下:
測量介質:蒸汽
管道口徑:DN150,溫度200~270℃,壓力0.03~0.13MPa,密度0.47~1.11kg/m3,流量:0~10t/h (下圖為該表的現場照片與其在熱網監控中的趨勢圖)
可以看到,該測點壓力并不高,但是根據現場儀表記錄及工程師現場錄波驗證,當操作溫度為213℃,操作壓力為0.06Mpa時,對應最高流量達到10.6t/h,對應流速達到410m/s!(上圖趨勢記錄流速227m/s)